第797章 分化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7章 分化

第(1/3)页

  在各方力量纷纷投靠国民党并试图分裂人民党之际,张汉卿也在思索分化国民党的办法。
后孙逸仙时代,国民党原本靠国父一手维系的三方势力斗争已经白热化了。谁来继承国民党大统,是投身政治生涯的政治家们特别心动的,虽然国民党已经沦落为一个参政|党了,但毕竟它是一个大党,最大的在野党,有着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
在国民党内,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三人是真正有实力的竞争者——孙逸仙对他们三人几乎都给予了同样的信任。此外,他们三人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他们都是广东人。
人们都知道孙博士对他的广东同乡较为偏心,他与大多数广东人一样,认为自己的同乡比其它省的人更聪明更富于革命性,那些不幸的外省人免不了在孙逸仙的背后议论说他不能摆脱“老乡观念”。
廖仲恺是一个更富有献身精神的左派,右翼的国民党人怀疑他是一个人民党的“秘密党员”(尽管他们并没有掌握任何有力的证据),正史上,他曾受孙逸仙的派遣,到日本与苏联代表越飞就国民党与苏联合作一事进行过长达一个月的会谈,算是孙逸仙阵营中比较知心的人物。
在现实世界中,他也热心于同俄国人和中国人民党人进行全面的合作。
国民党宣传部长汪精卫则是中间派人物,他最先组建国民党,支持与俄国人联系,是因为孙博士倡导这样做。汪精卫后来由于在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与日本人合作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恶名,他在日本人手下担任傀儡政|府主席的职务,从此他被冠以“汉奸”、“傀儡”之类的称呼。
但在20年代,汪精卫被公认为是一个有献身精神的革命者,他曾在1910年试图刺杀清王朝的摄政王并因此而受到监禁。革命发生后他才重获自由,从此他身上就笼罩着某种神圣的光环。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诧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红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首他在牢中所做的脍炙人口的名言给他在国民革命中的轰动与影响无论如何说都不为过,还为此得到美女陈壁君的青睐,后来成为他的妻子。
此外,在三个竞争者中,他是唯一一个陪孙博士北上的人。在孙逸仙弥留之际,由汪精卫负责起草了他的政治遗嘱,该遗嘱经孙逸仙修改后于1925年2月20日被抄录下来。
由于正史上汪精卫后来背叛祖国,有些国民党人又试图对这份遗嘱提出疑问,但这份遗嘱只不过表达了孙逸仙希望自己的追随者要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这一愿望,它并没提谁是孙逸仙的继承人,怀疑汪精卫伪造了这份文件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
至少张汉卿可以证明。
在中国,特别在政治上,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更受尊敬。汪精卫的一个不利之处在于他是三个竞争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在公共场合总是强烈支持与俄国人、后来支持与人民党进行合作。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