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一战后的欧洲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2章 一战后的欧洲

第(1/3)页

  张汉卿能够在对英、对日冲突中左右逢源,敢以武力作威胁,并不是中国的实力已经可以傲视两国了。恰恰相反,现在不能与英、日任何一国有任何的军事上的升级是他在心里定下的基调。
之所以敢于如此,在于完全把握住了当前的国际形势。
一战给各国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酝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潜流。作为过来人的张汉卿清楚地知道此次大战对未来的影响,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主要优势之一便是能够利用“先机”去寻找符合中国利益的最大化。在国际政策上,主要是利用“国联”的影响力。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实质上是后来联合国的雏形。
《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就是《国际联盟盟约》。《盟约》中确定了国际联盟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国的义务。1920年1月10日和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凡是在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这样,国联共有44个会员国,后来逐渐增加到63个国家,总部设在日内瓦。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并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其中最主要机构是理事会。《盟约》规定,美、英、法、意、日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另外还有四个非常任理事国。
美国虽然是倡议国之一,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参加。因此,1926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之前只有四个常任理事国,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
根据《国联盟约》,理事会的职责是:草定裁军计划,审核承担委任统治的各国提出的年度报告,保障会员国领土完整,向大会提出解决国际争端的议案,对侵略者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等。中国之前的大裁军,就是在它的要求下进行的。
虽然张汉卿知道这个松散的联盟没有什么用处,国联甚至在巴黎和约上根本没有保障中国在山东的利益。但在初期,特别是战后到二十年代末的一段时间内,国联的名气还是很响的,他也有意用这个联盟来正正各方对华的政策:
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际联盟,既然中国已经是国联的一员,许多事情当然可以在国联内部解决,而且既然是会员国之一,国家主权不能置疑,这样在场面上就斩断了伸向中国的黑手,各国对华政策这个事情变得透明起来了。
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
欧洲的边界虽因四大帝国的消失而不同,但就整个世界而言,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英国、法国和其它帝国仍然统治着与1914年以前一样多的海外殖民地。
实际上,它们的领地甚至更大,因为它们这时控制了以前曾在苏丹统治下的中东领土。因此,欧洲的全球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更完整。
不过,在这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