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少帅用人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6章 少帅用人

第(1/3)页

  如愿以偿,张孝准跟着张汉卿走了,无怨无悔,不带走一片云彩…
把他捧得这么高,要是还拿腔作势的,就未免讨人嫌了,还好张孝准不是这样的人。冲着名满天下的少帅的盛誉、冲着蒋百里的面子,以及他不甘心的血液,他要重回军中做点事情。
他的职务有点头痛:他不像“士官三杰”中其他两位蒋百里、蔡锷这么有名,好象也没什么学说著作或是一线作战经验,但是他曾任民国初南京留守府军务厅厅长,当时的留守是黄兴。离开军职后任湘岸榷运局长,在任秉公办事,不任用私人,名声还不错。
从几方面看属于不得志但有才华的人,该任命什么职务好呢?
低了,怕他有想法,而且换作自己也会这样嘀咕:都是同学的蒋百里已经是总参议兼国防科工委主任,相当于国防部长的级别。“北洋士官三杰”的名声还是很响的,用他会有“千金买马骨”的效果;高了,怕他因为长期游离军旅、业务生疏。现在是非常时期,用人不当的代价是很高的。
嗯,职务要虚,要显得职衔高,还要有些具体的事做,先看一看他的能力,然后再视情况作调整。
他不是在德国柏林大学学国防经济吗?那对于外军的战略战术思想一定是有体会的,对人民军的帮助体现在哪里呢?我给他一个人民军“战略研究室主任”的头衔吧,这样一个少将是跑不了的;具体的事务嘛,汉阳兵工厂将来会是人民军的主要装备依靠,他有经商的经验,让他做督办吧。
别说,经历多年用人,他对于人才的使用看法还很准。张孝准到职后经过数天的观察,便大刀阔斧地砍掉老旧的步枪生产线,集中人力物力于制造人民军目前缺少的大炮生产上。
他联系许兰洲管辖的兰州军械厂,把旧机器转给他们----对他们来说在贫瘪的西北这也是好东西,兰州军械厂主要进行步枪的生产。
对从沈阳辗转运过来的机器,他作了充分的效率利用:汉阳兵工厂实行三班倒,每周日歇一天保养机器。从原料到生产品质到设备的有效运转,他都用严格的制度来保证。他用了几个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