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出塞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5章 出塞

第(2/3)页

为了入疆,张汉卿可是做足了功课。不但对新疆的未来多有筹划,对这一代的人文典故、历史传说都有涉猎。
王以哲和张汉卿相处日久,两人私下里还是很对味的,见张汉卿心情不错,也就放开了话题说:“少帅才思惊人,看着这玉门关好歹也留下点大作,以不让那位左大帅不专美于前,也在这丝绸之路上增添一则趣谈。”
这位少帅常有惊人之作,无论新诗旧诗都有神来之笔,他也很想亲眼见识一番。
张汉卿却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的脑海里可没有关于玉门关的新人新作,让他也作一篇出来,可是要大费脑筋的,一不小心折了他“一代骚人”的美名可就大大的不妙了。不过,在这种气氛下,似也有转圆的余地呢。他笑笑说:“大作是没有的,不过我倒记得一首好玩的典故。”
大家走着都无聊,也想听听这个典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可是明明是诗,为什么非要叫做词呢?”
文学上浸淫的人都知道,“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倒不是诗题,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许兰洲、宋九龄都是打仗出身,王以哲还好点,但是他们怎么能跟得上张汉卿的节奏?都瞪大了眼睛,看张汉卿卖弄。
“很简单,它们就是词啊。哈哈哈。”张汉卿得意地笑。
宋九龄是和张汉卿在血雨里滚打出来的,感情不一般,知道这位少帅平易近人,便凑趣说:“少帅,我虽然读书不多,但诗和词我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
张汉卿知道多说无益,便一字一眼地说:“说它是词,是因为古时候没有标点,人们习惯用诗来解读它。如果我来读,那就是一首绝妙好词,宋师长听好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个是不是词?”
大家轰然一笑,却又不得不佩服少帅的奇思妙想。
其实,这个改动,只是张汉卿在后世的某个时候、某篇文章上看到的好吧?他只是记忆力和现场复现能力比较强罢了。
大家说说笑笑,前面就到了提前安排好的宿营地。若不是第4师打前站,这一路可不会如此惬意。
安顿好了不久,收到了来自新疆杨增新的电报:“少帅阁下,欣闻人民军即将入疆,杨某不胜惶恐。职入疆十余载,未尝有益于疆省人民,常怀去志。少帅亲临,当一诉衷肠,另择贤能,使杨某能得保残躯回乡,当感盛情。此来千里,行走多艰,望多保重,杨某在迪化率劲旅万人扫榻以待。”
张汉卿眉头一皱,把电报给王、宋、许三人看过,微笑说:“看来这个杨督军对我们入疆很有意见啊,又要辞官又是动兵显摆的。万人扫榻,不是把床都扫没了吗?”
宋九龄不以为意地说:“我们入疆,可不是要他同意来着。少帅出动两万人,足可以碾压新军。”
王以哲接口说:“杨督军从骨子里不想让我们染指新疆,连欢迎都说得那么婉转,那就难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