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赈灾(下)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 赈灾(下)

第(2/3)页

地。只是后来老冯出事,张汉卿在张作霖接手二十八师之际,他也伸手把这个厂接了过来。

        “杨师傅”本来就和“一统”口感差不多----刚形成市场的“一统”还未在开发口感及变化上下工夫----主要是张汉卿的事太多了,根本顾不上这块,工厂里又没有有能力的师傅进行工艺优化。在张汉卿还没时间考虑如何打开“杨师傅”这个牌子时,偏偏碰到水灾这个事。反正是积压,不如给灾民吃了。不想他这无心之举倒让京津冀的记者们找到了灵感,纷纷报道他这位关外少帅的谆谆爱民之心,顺带着把“杨师傅”也捧红了。这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风流少帅变成仁义少帅、胡子大帅变成爱民大帅,英雄不问出身,诚哉斯言!

        舆论并非一边倒,有心人也会质疑张氏父子在作秀、奉天另有借机为政治上增加影响力的传言。对此,熊希龄说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张氏父子能以一己之力活命无数,即为国民作大贡献者。假使为作秀,熊某亦甘于同党。”

        在奉天,张汉卿和张作霖详细谈起了他的新计划,移民。

        今夏新民县又是粮食大丰收。不单单是因为亩数增加了,经历过去年十月份的土改运动,土地丈量与登记已经比较成熟,所以亩数上的增加有限。

        而是农民们种地的积极性提高,对自家的田地投入更多的热情----新民土改以民国六年夏的收成为基准收取农业税,上等地大约每亩二十斤----这是基准五亩的税收额。如果收成好了,这部分不会再增加,而是每五年重新核计一下税额。在此期间,多劳多得。

        一举奠定农民的积极性,也让奉天人少地多的缺点再次暴露无疑。

        是时候向关外移民了,可是中国的老百姓历来遵循着狐死守丘的传统,故土难移,让人多地少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诸省百姓向一向被称为苦寒之地的东北移民,难啊。

        现在倒是个好机会。因为水灾,家没有了,来奉天,可以重建一个家。

        张作霖召开奉天省政|府会议,讨论移民进入奉天的可行性。与会人员认为,随着省土改委员会前一阶段的摸底,奉天全省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奉天地多人少的事实基本清楚。他们对移民来此持积极态度。

        但是如何安顿,哪个部门负责却互相扯皮推诿,谁都知道这是个麻烦事。移民要吃、穿、住、行,有生、老、病、死,子女要上学,人口要就业,除了政|府一把手,谁也没有那个力量整合各部门来为新移民服务,这让张作霖有种好事多磨的痛楚。

        还是张汉卿勇于任事,他请求由人民党来主抓这一块的工作。对他来说,人民党在全省各地都相应建起了人民党党部,但是现在除了新民县,他们不能在任何一地有任何行政上的呛声----于法不合。名不正则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