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会抬起来向上看的眼睛”_静静等天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凡是会抬起来向上看的眼睛”

第(2/3)页

重新写过。我不多推敲一句里的字眼,而注意一段一节的气势与声音,和这一段一节所要表现的意思是否由句子的排列而正确显明。这样,文字的雅不雅已不成问题;我要的是言语的自然之美。写完一大段,我读一遍,给自己或别人听。修改,差不多都在音节与意思上,不专为一半个字费心血。”

        ——来自老舍先生的《我不肯求救于文言》这篇文章。曾听说翻译作品就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最早来自严复先生的《译《天演论》例言》,“翻译作品内容要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信就是忠实于原文,达就是文辞畅达、明白晓畅,雅就是有文采,能用华丽的辞藻、引经据典地把文章写得有魅力。

        老舍先生不求“雅”,只求有力量,活动,响亮——可以说是跟白居易先生写个诗歌都要在井边对着老妇人念,直到写到她能听懂才罢休这样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其实每位作家的文风各有不一,谁好谁坏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在我看来,只要字字句句去推敲、这样花很多心血去打磨一篇作品出来的人,就算对“作者”或是“作家”这一职务的尽职。这样就好了。

        而因为每位作者朝着打磨的那个“心中最佳点”不一样,所以我们得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作品,这也让我觉得生活在他们之后或者同期的一个时代特别幸运,是饱了眼福了。

        4、“写旅行日记和写日记一样,第一先得放弃那完全记录下来的野心,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须的事情。”

        ——来自叶圣陶先生以徐盈的《从荥阳到汜水》这篇旅行记为例,讲述的关于行文的建议。

        如果把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下来的话,像我原始的朋友圈那样,因为素材与素材之间缺乏必要联系所以整条朋友圈看上去会特别混乱,尤其是一些很短的素材单独陈列出来,有时候因为缺乏“前言”“后语”——也就是对说这句话的背景的说明,其实很容易给人不知道你在说啥的感觉。

        如果是单独成一篇文章的话,我也觉得选定主题,并且围绕这个主题去挑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