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回家_汉末之吕布再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零二章回家

第(1/3)页

几天前的郡城外,建起了一座小小乡塾。

        常常会有稚嫩的读书声,从里面传出。

        这是戏策的提议,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在眼见当地少年孩童们只会放牛牧羊,连自个儿名字都不会写的时候,戏策就决定了要教他们读书识字。

        他想为并州埋下读书人的火种。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同时也触犯了大忌。

        世家之所以能成世家,就是因为他们垄断着知识和教育,不允许外人染指。

        不论是朝堂公卿,亦或是地方官员,九成九都来源于世家。

        汉朝以察举选官入仕,通过地方官员的考察推选,举荐给朝廷,再经过朝廷审查考核,授以官职。

        而各地官员几乎都是世家名族的门生故吏,所推荐的孝廉、茂才,也多为世家子弟。

        恶性循环之下,入仕的途径被世家所垄断。

        那些有傲骨不肯依附的寒衣士子,就只能落得穷困潦倒,怀才而殇。

        戏策曾为拜入荀家门下,在雪地里长跪了三日,若非荀彧出言,他也就死在了那个冬天。

        天地君亲师。

        仅仅五字,却足以说明古人对师者的尊崇。

        如今戏策未得尊师授意,便开乡塾教人,授人以学问。

        这违背了拜师时的誓言,属于离经叛道大逆而行,一经传出,肯定会受到其他士子的不耻和唾骂。

        但戏策的的确确就这么干了,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有了严信和吕布的支持,郡内个别的反对声音,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建立乡塾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当地百姓无人不知。

        但真到了开学那天,坐在塾堂内的孩童,一双手都数的过来。

        百姓们都知道开学的日期,却没人愿将自家娃娃送到这里。

        在这个农耕为主的社会里,底层百姓的思想很朴素,也很可悲。

        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读书识字,是那些大家公子才能有待遇,农家娃娃则配不得‘读书’二字。

        这是对老爷大人们的亵渎和不敬。

        等娃儿长大些,就老老实实的下地耕田,吃饱穿暖再娶房婆娘,比啥都强。

        今天是腊三十,吕布同薇娘商量之后,决定请戏策来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