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进入七月_大宋好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一章:进入七月

第(2/3)页

    “我相信郎君!”

        “嗯!”

        ……

        时间飞逝,很快进入了七月。

        开封府的七月,热得不行。可黄河流域,却时不时来一场大雨,等同是在下开水。内黄口决口处,已经渐渐退去了洪水。可黄河的水位,一直都维持在比较高的地步,这都要归功于黄河流域的大雨不断,径流量比往年大了一倍不止。

        不过这样也好,总算是能体现出张正书治水的功劳了。

        随着报纸的宣传,再加上六月底两季稻已经成熟了,一路沿着汴河进入了黄河各个支流,然后迅速平息了关于粮食短缺的谣言。

        甚至,张正书还惊讶的发现,随着两季稻的传入,他不仅没有亏钱,甚至还赚钱了!

        没办法,这漕粮本身就是大有油水的。要不然那些转运使为什么能赚得盆满钵满?就是这样上下其手,导致汴梁城的官仓都严重亏空了。

        可张正书这么一插手,得,油水没了。可是宋朝的官仓呢?却因此填满了一半。像什么广济仓、广盈仓、富国仓、万盈仓、永丰仓……之类的官仓,再现了民夫扛米来往不绝的景象。顺城仓桥上,还因此用上了滑轮组起吊粮食。这样的景象,倒有点像后世的河港了。

        可惜的是,汴河再宽敞,这临时港口还是太小,搬运的效率还是低了点。不过嘛,现在两季稻还没有大量铺开。就算是张正书在江南的布局,也不过是数千亩田地罢了。这些田地虽然都算是良田,种的也是优选的占城稻,收成也是不错的,可基数还是太小了点。

        不过嘛,即便是如此,张正书收粮的价格,再加上自家田地的出产,居然赚回了几千贯,填平了亏空不说,还略微有盈余。

        要知道,这还是官仓以“市场价”斗米一百二十文钱收去的粮食价格!

        得知了这个消息,张正书就知道两季稻必然会在大宋掀起一阵粮食改革。

        没办法啊,你那一季稻再高产,能比两季稻还高产?

        两季稻的推广,不仅仅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