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一只癞蛤蟆_大唐首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一只癞蛤蟆

第(3/3)页

的太多、学习的太多,但自己模拟创作的却太少,少到几乎为零。

        若是再问问为什么不写,为什么学习的理论却不转化为实践?原因就是没有需要,既然人们的生活中不需要诗,为什么要去写诗?

        于是乎,柳轻候在一千三百年前悲哀的承认了一千三百多年后那个流传已广的说法——诗歌已死!

        学诗、写诗、练字,他有得之于后世的一整套知识体系做支撑,有后世多年总结并被一次次考试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做支撑,又有这具身体原主人对《五经》整套的背诵做基础,他会学习,会以效率最高的方式学习,于是理所当然的他的学习进境就极快,快到王缙每次考察都觉得吃惊,但下一次还会更吃惊的地步。

        学习很顺利,醉梦楼戏场的经营也很顺利。戏场每开一天就会多出两场的观众,而这些观众几乎又都会自觉的转化为醉梦楼戏场的广告宣传员,只不过他们宣传的方式既不是发小广告,也不是发朋友圈,而是所有的宣传全靠嘴。

        一轮又一轮的口碑发酵下来,宣传效果是极其可怕的,几乎是一夜春风过后,醉梦楼戏场在长安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小戏引人入胜的经典故事情节、鱼龙曼衍的幻术、精美的服饰、日臻熟练精微的演技、戏场中古怪却舒服的新样式胡椅、一水儿的上品刑窑白瓷茶具、乃至那贵的令普通人一听就为之咋舌的票价与酒水茶点消费都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吸引着更多人议论,也吸引着更多人想要一睹究竟。

        但想要亲眼看一场醉梦楼小戏却并不容易,不仅仅是因为贵,更因为他们的票卖的实在是太他娘的快了,虽然是每天两场,依旧票一放出来就被抢空,很少有能超过一盏茶的,尤其若是碰上皇城内各官衙休沐的日子,那票更是快的让人绝望。

        原本还有人怀着看热闹的心思等着。长安人好热闹,这地方许多食肆、酒肆、茶肆还有青楼楚馆什么的刚开张时门庭若市,过一段时间新鲜劲儿一过就偃旗息鼓的例子太多了。这样的事情老长安们实在看得太多,等着吧,醉梦楼戏场凭什么例外?

        结果他们盼望的偃旗息鼓日复一日总是没有到来,倒是戏场又开出了《白蛇传二》的新戏,新戏一开,原本已经看过《白蛇传一》的观众们再度蜂拥而来,热度竟是丝毫不减。

        m.shenPINwu.COM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