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糟糕的事情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糟糕的事情

第(1/3)页

  以七艘宝船作为领航旗舰,数量多达二百八十八艘的远洋舰队,出海已有近半个月的时间了。

  虽说有了徐滨的保证,很是看重首次远洋通商成果的王迪,嘴上说着不在乎……

  但自打新政落实下去以后,晚上睡觉时,他不止一次做梦梦到远洋舰队遭遇了恶劣风暴天气,最终全部葬身于无尽的深海。

  好在是,天亮醒来以后,抱着无所谓心态的王迪,心中稳得一批。

  别说二百八十八艘了,即便像蛮元攻打东瀛岛国那样接连遭遇两次神风,也无法阻止他全面开海远洋通商的决心。

  因为王迪知道,在这件事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大势之下,除非他本人朝令夕改。否则,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民间资本,以及受益颇丰、数量更多的小手工业行当,这些既得利益者,绝不允许全面开海远洋通商事宜半途而废。

  有这么多人给自己兜底,王迪还担心个屁。

  当然了,就算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他内心也丝毫不慌。

  远洋通商涉及到的财富具体有多么丰厚,认认真真翻阅查看皇室档案以后,看得越多,王迪心里虽说越没准吧,但他知晓,这其中的利润,海了去了。

  因为根据三宝太监的档案记载,大明帝国生产出来金银铜器、铁器、瓷器、丝绸、绫绢、纱罗、彩帛、农具、漆器、雨伞、书籍、土帛布、麝香、樟脑、大黄、柑桔、肉桂、茶叶这些商品,俱是畅销四海,备受南洋乃至更远番邦小国各个阶层追捧的好东西。

  甚至是说,就连大明朝的五谷杂粮这些大宗产品,都能以翻个两倍左右的价格,售卖给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土著们。

  只不过,先不说自家粮食够不够用,就这点利润,当下这个时候,王迪压根看不上眼。

  别的且不说,不到一两重的精美金器,若是不考虑半卖半送照顾番邦小民的大国心态,以货易货换回一斤来重的金子,绝对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明月之珠,鸦鹘之石,沉南龙速之香,麒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珊瑚瑶琨之美……

  随舰队返航大量入境的原材料,经过深加工,无论内销还是再次出口,又是一比丰厚利润。

  如此之大的贸易剪刀差,一来一回,刨除沿途所有损耗,如若不能赚得十倍以上的利润差价,王迪感觉……

  这届商人,太难带。

  所以嘛,有没有他人的支持,对于王迪而言,也就那么一回事吧。

  好在是,他从不吃独食。在银钱这一方面,王迪向来大方得很。

  如此这般的话,举国齐心下,集四海之珍奇,壮大明之雄威,绝对是指日可待。

  有了这种清晰认知,再加上尽心尽力的徐滨及刚刚派出的纪检巡查小队,不想再过多操心大明远洋商务司事务的王迪,渐渐将自身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它事上。

  第一个好消息,是他时时刻刻关注的小鸡孵化事宜。

  没用…或者应该说,根本就没什么投机取消的好办法,从内帑拨款万两白银快速改造十个暖室以后,通过不计成本的一点点的对比摸索试验,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司苑局内监邓沐,大体掌握了小鸡孵化技术的要领。

  温度、湿度,还有通风问题,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一个暖室,一次试验便需要五千枚鸡蛋。

  前前后后,浪费掉十多万枚的鸡蛋以后,成了鸡窝的司苑局,现如今,总计有四万三千七百一十四只小鸡。

  虽说每一日陆陆续续的还有孱弱的小鸡在死亡,不过这个孵化比例,已经大大出乎王迪的预料了。

  毕竟在这个没有温湿度计的年代,小鸡孵化技术,是内监邓沐日日夜夜不辞辛苦,完全凭借着个人体感,天天泡在十个暖室里面,一点点摸索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

  为了奖赏此人,王迪按照人级专利水平,赏赐内监邓沐千两黄金,总掌新设置的衙门,禽蛋局。

  这还不算完。

  先于帝国理工太学建立的,是仅有二十几间瓦舍草棚暖室和一片庄稼地的帝国农牧太学。

  邓沐,凭借造福千家万户的小鸡孵化技术,成为帝国农牧太学首位正七品教授,开办研习课堂,向世人普及小鸡孵化技术。

  与此同时,王迪还将此技术图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