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生妙法核心关键所在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生妙法核心关键所在

第(2/3)页

样,也是个穿越者。

  当然了,有师承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贫道师从火龙真人,是文始派第五代传人,我派始祖,便是道家道祖,老子。”

  年轻皇帝问完,一直在默默打量着皇帝的三丰子,没有任何避讳,直接讲出自己的师承。

  而王迪这边,在听闻张三丰所言知乎,他于心中默算小一会儿,顿时变得口干舌燥。

  老子李聃。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可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古圣先贤。

  洋洋洒洒仅有五千来字的《道德经》,便能把天地运转、万物轮回的道理说尽。

  与别的古圣先贤有所不同的就是,老子,人家从来不教他人做圣人,更不以圣人自居。

  在王迪看来,他讲的那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若是没有人喜欢美,也就没有人厌恶丑;若是所有人都满口仁义善心,那才是最大的不善),便是最早涉及到矛盾观的唯物辩证法。

  再者说,儒家圣人孔老二已经够牛逼了,但他再牛逼,不也对老子顶礼膜拜推崇备至嘛,甚至还讲出了……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鸟、鱼、兽,我都知道它们的秉性,也都有办法来捕捉他们。可是龙,我却没有办法去了解、去追逐。而老子,就是遨游太虚的龙,令人捉摸不透。

  在孔老二的眼中,老子竟是龙!

  但是,现如今王迪关注的重点,可不是最具神话传奇色彩的老子。

  他现在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截止到目前正统十四年为止,已经有两千年左右的时间了。

  两千年啊!

  被太祖高皇帝还有太宗文皇帝疯狂追星的张三丰,他仅仅只是第五代传人!

  这尼玛……

  瞧这样子,文始派一个个的,都是活神仙似的人物啊。

  “那…三丰子道长,贵派第一代传人,可是函谷关关令,尹喜?”

  再不懂呢,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著书传道这件广为人知的传闻,王迪还是清楚的。

  况且,尹喜此人在道教中地位颇高,常常配祀于老子身侧。这一点,即便没有原主的记忆,对于现如今的王迪而言,他心中也是一清二楚。

  “没错!”陷入回忆当中的三丰子,微微点头做出肯定答复之际,接着缓缓讲道:“文始派,又称尹喜派或楼观道,源于老子,后由文始先生关尹子开派,传麻衣子李和,再传希夷先生陈抟,再传吾师火龙真人。”

  三丰子所讲,便是他们这一派不为人知的秘辛。此事,别说等闲人了,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室,顶多知晓其中的某个人物,并不清楚具体传承。

  一句话,短短几十字而已。五个人物的名字,串联在一起,就像是一部简短的华夏史。

  言语落罢之际,无论是言者还是听者,俱是闭嘴不语,又是好一阵的相视无言。

  张三丰讲出来的这五个人名,除了火龙真人以外,其余几个,或多或少,王迪都是有点印象的。

  老子与尹喜他二位,自不用说。

  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慈惠普济真人的李和,王迪好歹也知晓此人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士。

  至于从赵大手中赢下华山的陈抟老祖,其尽人皆知的睡仙名头,绝不比现在有着隐仙称谓的张三丰要差到哪去。

  要知道,这年头的大明朝,民风还是较为彪悍的。在民间,尤其是在山西、山东一带流传范围较广且颇有声誉的太祖长拳,也就是赵家拳,有传闻,便是陈抟老祖于睡梦当中传授给赵大的。

  所以嘛,不管怎么说,从张三丰口中道出来的这几人,且不提他们真正的实力如何,单是那名字,就足够唬住一大批人。

  而眼前的张三丰,就是他们这一派的。

  至此,王迪有点懂了。

  他有点明白了,后世风靡世界的太极拳,为何会出自眼前之人。

  大概率的原因,是他集前辈之精华,到了他这儿,终于花开结果了。

  “三丰子道长,如您所说,这长生妙法,便是老子传下来的《道德经》?”

  结合张三丰先前主动想要告知长生妙法的态度,定下心神稍加思虑过后,王迪马上想到,也许为世人所追逐的长生妙法,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