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乱(三)_娇养祸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门乱(三)

第(1/3)页

按说这日是元太太生辰,  趁着晴云轻荡,熏风微凉,元家小排筵席饮乐。元太太规规矩矩给箫娘下了个请帖,  临了元澜走来,却说:

        “下给席翁,  连他也请上为好。自他做了上元县县丞,  我们只在去年仇九晋成亲时匆匆说过几句话,再未碰头。你既与他老娘要好,趁着你的生辰,大家亲近亲近才好。”

        元太太只得作废了一张贴,另开一封新的下笔,  “那你落款,岂有我个妇人家给个男人下帖的道理?常听箫娘说,  这席大人不大喜欢应酬酒局饭局,你请他,  他还不定来呢。”

        “你只管写嘛,来不来是他的事情,横竖咱们的礼数到了。”

        帖子送到席家,  正是炎炎正午,  杏树绿密,  朱萼明鲜。席泠还未归家,  绿蟾在家吃过午饭,使丫头端着个“冰盆浸果”过来,在石案上与箫娘纳凉说话。

        青瓷盆内均匀摆盛荔枝、胭脂李、蜜桃、西瓜、甜瓜等时令瓜果。那西瓜沙爽冰甜,  箫娘一面兜着手吐籽儿,  一面听绿蟾开了拜匣念帖上的话与她。

        念毕,  绿蟾收了匣子还她,  “署名是元巡检的,帖儿是下给你们泠官人的,他回来你告诉他。”

        箫娘剥了颗荔枝递与她,“泠哥必定不肯去,他最不爱凑热闹,除了你们家何小官人,谁也难请他。前日白主簿家老母寿宴请他,他也只使郑班头代了礼去。”

        “哎唷,‘泠哥儿’已改成‘泠哥’了?什么时候的事情?”绿蟾斜着眼儿笑她,见她面皮红透,不好再笑了,端正起来,“你只管告诉他嚜,去不去是他的事情。”

        箫娘点头,脸热未散,抬头看看,数上莺雀蝉儿闹做一团,却不见个影,也不知到底是在哪里叫唤。秦淮河又是笙乐渐起,笙笛迓鼓琵琶,杳杳响彻。自这种喧嚣中,有种与世隔绝的静怡。

        与绿蟾闲话中,箫娘想起辛玉台,因问起,“你后头又往仇家去过了么?”

        绿蟾哀戚戚地摇头,打扇的手慢下来,“我没再亲自去过,近日公公公务繁忙,照心也忙,两个人皆是早出晚归的,婆婆闲着无趣,总叫我陪着吃饭说话,又请了亲戚家的奶奶们到家中来听戏消暑,我总不得个空,只打发婆子去问候过。”

        那日玉台自己用碎瓷片划伤脸的情景,箫娘还历历在目,想起那些滴答滴答往下坠的血与玉台幽恨癫狂的眼,她就止不住起一身鸡皮疙瘩,“她的伤好了么?”

        “伤是好了,只是不深不浅的,落下个疤。这倒没什么要紧,要紧的是她那脑子,一日比一日糊涂起来,疯起来自摔自打,两个丫头才按她得住。”

        箫娘吁了口气,仿佛毫无用处的碗叹。绿蟾暗暗窥她,也理不清玉台的病因里头到底掺杂了多少与箫娘的恩怨,只好搡一把她的腕子宽慰,“你不要过不去,既嫁了人,又是仇家那样的门户,哪里会不受点气呢?也是家里头把她惯坏了,稍有点不如意,就病啊灾的闹起来。”

        箫娘回了个笑,她并未过不去,只是有点没道理的唏嘘。绿蟾还待要劝,恰逢这时候席泠与何盏一齐归家,院门大开,何盏见绿蟾在此,也跟进来向箫娘见礼。

        他手上抱着盆开得正盛的瑞香花,淡紫蓬松的花朵占满叶间,甚是好看,讨好地举给绿蟾瞧,“路上买的,你不是正要搁一盆在房里?”

        绿蟾障扇而笑,摸一摸那花瓣,与箫娘告辞,同何盏携手出去。箫娘歪着脸盯着那两只相牵的手,还听见绿蟾在墙外头轻盈说话:“在园中掐几株插在瓶内就好了,何苦你大老远的抱回家来,小厮呢?”

        何盏的声音叫她衬得低沉,像一片扎实的土,稳稳把她托起,“我往县衙门走了一趟,就与碎云顺道一齐回来,打发小厮先归家了,他没回你?”

        “大约他赶着吃饭忘了吧,我又在这边,或许告诉了屋里的丫头。手酸了吧?”

        “不妨碍,你瞧见高兴,我就值得。”

        箫娘听觑半日,拿眼剜一下席泠,“瞧人家何小官人,几多会讨人开心。”她抱怨着,抬手摘下片树叶,往他身上掷,“你就只会气我!”

        席泠笑了笑,一径往屋里解换补服,未几穿着松垮垮的袍子出来,见箫娘坐在案上吃甜瓜,身前堆一堆果屑。他走过去,在长条头这一端坐下,夺了她手上板块瓜,“别再吃了,冰镇的瓜果吃多了肚子疼。”

        他自己就着剩下半块吃起来,水咂咂的声音。箫娘笑嘻嘻折颈在他肩头,像条蛇似的搦腰翻转,后脑枕着他的肩,仰面望着密密的叶罅里射下来的光线,“过几日是元家太太的生辰,元大人在家中设宴,下了个请帖,请你过去。你不要去,我去时就想个说头搪塞他们。”

        席泠揩手开了拜匣来看,正合他的心意,他正愁寻个什么由头去与这元澜打交道,可巧他就送上门来。他淡笑着,将拜匣阖上,“去,那日我雇马车,与你一道过去。”

        惊得箫娘直起来,“你怎的忽然转性子了?”

        “人家下帖来请,我还不去,我是哪个门里多了不得的人物?”席泠把吃得冰凉的嘴凑近了,亲她一口,拇指将她的唇摩挲两下。不留神擦乱了她的胭脂,他心虚地收回手。

        箫娘不曾察觉,顶着唇角到腮畔一条由浓到淡的红痕撅着嘴,“你就是头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言讫她笑了,郑重地望着他,“在我心里。”

        席泠点点头,憋不住手背挡着嘴笑了。箫娘以为他不当真,十二分端正,“我是讲真的嚜,不是说好听话奉承你。”

        “我晓得。”席泠吭吭清了两下嗓子,抑着笑,瞥她两眼,还有些憋不住的模样。

        箫娘适才起了疑心,走到西厢窗户上,翻了案上的妆奁瞧。不得了,好似嘴角裂了长长一条口子!怄得她跺脚跑来打他。不防席泠一闪身,躲进屋里。

        她往里追,屋里密密层层的浓阴,卧房靛青的门帘子上扑着一块斜长的阳光,似乎散着岑寂温吞的时间,在很慢很慢地游移。她掀开跨进去一步,眼还没及四看,席泠就不知哪里窜出来,猛地搂住她。

        吱吱的蝉在撕裂,将夏天撕出一道潮热的口子。箫娘本来吓一跳的,惊得亮锃锃的目光浮在她细细透汗的面上。可贴得这样近,察觉他盎然的生机,惊吓就四散了,像下晌的流光与绿荫,飘飘意远。腮上那一道狼藉的胭脂,也跟着格外妖冶起来。

        席泠抹一抹她的脂痕,把脸上黏腻腻的汗一并都蹭在她颈窝里,与她细细的汗融在一起,透出迷魂的兰麝之香。他抬起头,在她眼前,得意地笑一笑。

        那一种得意,仿佛不是她捉到了他,而是她跌入他烦脞的网中,他隔着那张网围着她打转,脚步缓慢得不可一世的嚣张。然后,她就只能任他宰割了。

        五月密密层层的熏风吹散荼蘼,紧至流金铄石天气。高柳乱蝉唱和丝丝管弦,两位妙妓轮番献艺,席上正唱一支新填的《蟾宫曲》。

        冷簟铺新榻,元澜请客不多,有两个巡检司的人,另两个是江宁两县的主簿与县丞,加上席泠,拢共五个围坐一席。其间有人调侃,“江南巡抚当下就在南京城,元兄怎么不将他一齐请来欢聚?”

        元澜咂酒而笑,“人家是什么人物,岂是我请得动的?只怕连他别馆内的官家也瞧我不上,门也不让进呢!”

        众人一哄而笑后,江宁的李主簿搁下酒向席上说道:“听说林戴文此番回南京,是为了与户部核查南京的十万石粮食的亏空。自到了南京以来,一日不歇,只顾埋头在户部与闻新舟核账!”说罢,轮着扇朝席上一怼,“不晓得这一遭,又是谁要倒霉!”

        席泠余光上观元澜,见其眼皮微沉,笑得几分凝重地招呼众人,“管他是谁,横竖与咱们不相干,是他们上头的事情。席翁,请酒请酒。”

        案上便打了个圈。这席设在元家花园南角的卷棚内,四面高竹,风满坐凉,吟蛩与琵琶耳边聒乱,一派好景。

        那姓冯的县丞却笑,“我看不必风声鹤唳,从前收粮,年年有不小的损耗,何况咱们南京,年年梅雨,损耗更是不小。年年核账,不过例行公事。”

        众人点头,又问到席泠,“席翁的衙内,可有什么风?”

        席泠莞尔摆袖,“我听到的与各位听到的,也不过是一样,上头的事情,若不是涉及百姓或拿人,怎么会吹到我们县衙里?”

        李主簿咂嘴点头,一把搂过身后唱曲的妙女,“这话不错,这女人和女人还有贵贱之分呢,何况衙门!”

        又一阵哄笑,那姑娘急得脸发红,两眉儿蹙破春山,做模做样地拧他一把,“烂囚贼货!我们女人有贵贱之分,难不成你们男人没有?你见着这位江南巡抚未必就不点头哈腰客客气气的?既然也是这样子,怎的又只说我们女人?”

        说得席上哑口无言,讪讪点头。谁挑着箸儿将那姑娘一指,“牙尖嘴利,罚她一杯!再唱一支《折桂令》来!”

        娇莺又弄舌,媚孜孜唱弹琵琶,闹至下晌,酒阑席残,巡检司两位已醉倒,大家相继辞去。后头也差不离散席,只是箫娘被元太太挽着说话,绊住了脚,席泠便与元澜在卷棚内侯等。

        元澜使丫头看了龙井茶,与席泠凉榻上对坐,请他,“天虽炎热,却不该吃冷的茶,席翁还请吃盅热的,今年新炒的,尝一尝。”

        席泠吃过赞了两句,彼此说起近日的忙碌,元澜直叹,“不比席翁,衙内清闲,干巡检的,处处跑,南京城哪条街巷我没去过?就是这样暑热的天,也得顶着满头汗奔走,一刻不得闲。”

        “元翁管着南京城各路往来人口货物查访,自然劳累。”席泠搁下盅,眼色晦涩莫测,“且不论往来人口,单是南京这些商贾往来的货物、银款,一日东南西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